软件架构原则

最近无意看到两篇关于软件架构的文章:

大多数人和文章,一提到软件设计就搬出一堆设计模式这种八股文,实在是没办法看下去。这两篇文章中有些原则虽然描述不一样,但意思是一样的。比如API先行,以服务和API的视角来看问题,而不是技术和底层的角度等选择主流成熟的技术,别重复造轮子,你要选择可享受“前人种树,后人乘凉”的有技术红利的技术等等

如何体面地拒绝别人

我是一个不太好意思拒绝别人的人,总觉得别人有求于你时,不管能不能做到,都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帮帮忙,也不枉别人拿你当朋友。但真答应别人后,有时候又因为各种原因,让自己感到非常的别扭和不自在。吴军在《态度》中讲述了他是如何拒绝别人的,我觉得还挺有实践价值的,所以分享给你。

生活是具体的

吴军在《态度》中描述的德国人做事所遵循的原则:生活是具体的。

为什么德国人总能把事情做得比其他国家的人更好一些?吴军转述了一位在德国生活了20多年的同学的话:

德国总体来讲各方面在世界上都算好的,经济发展比较好,社会也还算公平,一些科技领先,政治上比较清廉。但是,这并不是说德国没有问题,它远不完美,世界各国遇到的所有问题,各种丑恶现象,比如刑事犯罪、贪腐、贫富差距、金融诈骗、犯罪等,德国也有。然后,德国这些问题的程度会轻那么一点点,社会会好那么一点点。这一点点放一起,就产生了巨大的差别。

盛行的悲观主义

经过半个月的封控后,成都除少数街道外,今天正式解封,但想要恢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,估计还得再等上一段时间。过度的防疫政策让所有人都感到疲惫不堪,只要有一例确诊,整个街区、整列火车、整个航班都会被迅速封锁,这让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巨大的不确定性中。
悲观主义

这种不确定性,加上愈发暗淡的经济形势,以及社交媒体上的“负面”言论,让许多人对未来很悲观,甚至很多人成为悲观主义者,他们总是更多的关注不幸和痛苦。如今,在社交媒体上很容易观察到这样的人。吴军在格局中花了很大篇幅来讲述悲观主义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,在现在这个时刻,我觉得特别有必要分享给你。